“我们正推动脑胶质瘤从‘绝症’转向可长期管理的慢性病。”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涛在专访中表示,其团队通过 37 年深耕,让这一恶性肿瘤的诊疗模式发生根本性变革。
针对脑胶质瘤恶性进展的关键靶点 PTPRZ1-MET 融合基因,江涛团队研发出全球首个穿透血脑屏障的靶向药物伯瑞替尼,临床试验显示复发患者中位生存期延长 2 倍,2 年死亡风险降低 40%。结合全球最大脑胶质瘤数据库(CGGA),团队建立分子分型新标准,实现 “手术 + 放化疗 + 靶向治疗” 的精准匹配。
术中唤醒技术与荧光导航系统让手术更智能:前者通过电生理监测保护患者语言、运动功能,后者使肿瘤边界在显微镜下显形,切除率提升 30%。多学科联合的 “CURE 门诊” 整合靶向、免疫、化疗方案,为复发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,部分患者生存期突破传统极限。
基于全程管理理念,北京天坛医院建立患者健康档案,通过定期基因检测、影像随访和心理干预动态调整方案。数据显示,该院胶质瘤患者 5 年生存率较十年前提升 25%,达国际领先水平。
上一条:
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 2024 年 5・12 护士节座谈会:以专业守护生命,用温情点亮未来
下一条:便民服务 | 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开设帕金森病(颤病)专病门诊 |
返回列表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