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站

010-6790-9370

新闻资讯 - 常见问答

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 - 新闻资讯 - 常见问答

陪同儿童就诊时,陪诊师需要注意哪些事项?

发布时间:2024-08-19 15:31:03      点击次数:2455

陪同儿童就诊时,陪诊师需兼顾情绪安抚、安全保障、流程优化三大核心需求,以慈萌陪诊为例,其服务标准涵盖以下关键注意事项:

一、儿童情绪管理与沟通技巧

  1. 预就诊心理建设
    慈萌陪诊师提前通过电话与家长沟通孩子的性格特点,准备卡通贴纸、小玩具或绘本(如儿童医院专属 “就诊小勇士” 徽章),在候诊时通过游戏分散注意力(如 “猜猜下一个诊室会有什么小动物贴纸”),降低对打针、抽血的恐惧。

  2. 分级沟通策略

    • 对 3 岁以下幼儿:采用肢体安抚(轻拍背部、哼唱儿歌),避免突然触碰引发抗拒;

    • 对学龄前儿童:用拟人化语言解释检查(如 “这个机器是给耳朵拍照的小相机”),允许携带安抚玩具进入诊室;

    • 对学龄儿童:鼓励参与就诊过程(如自己告诉医生哪里不舒服),赠送 “勇敢证书” 增强成就感。

二、安全保障与细节把控

  1. 全程贴身陪护
    在 crowded 的医院环境中,慈萌陪诊师采用 “手牵手 + 视线不离” 策略,尤其在扶梯、走廊等区域,优先选择母婴专用通道,避免孩子接触消毒水、尖锐物品等危险源。针对婴幼儿,协助家长使用医院提供的婴儿推车,并检查刹车是否灵敏。

  2. 医疗安全核对
    取药时双人核对(陪诊师 + 家长)药品名称、剂量(如 “布洛芬混悬液,10kg 儿童每次 5ml,每日不超过 4 次”),并在药盒标注服用时间;抽血 / 注射后,陪同按压针孔直至止血,提醒家长保留棉签至离开医院。

三、就诊流程优化与家庭支持

  1. 高效流程规划
    慈萌陪诊师熟悉儿童医院布局(如北京儿童医院 “预问诊 - 挂号 - 检查 - 复诊” 动线),提前通过医院 APP 完成签到、缴费,减少排队时间。针对需要空腹检查的儿童,精准计算禁食时长(如告知家长 “明早 7 点前可喝母乳,之后暂停进食至抽血完毕”)。

  2. 健康知识传递
    就诊后整理医嘱关键点(如 “过敏性鼻炎需持续喷药 2 周,避免接触毛绒玩具”),用图文结合的 “儿童健康小贴士” 告知家长,并通过慈萌陪诊小程序推送用药提醒。对反复就诊的慢性病儿童(如哮喘),协助建立 “症状日记本”,记录发作时间、诱因等,方便医生评估。

四、慈萌陪诊的专属服务亮点

  • 亲子沟通培训:所有儿科陪诊师需通过儿童心理学基础培训,掌握 “积极倾听法”(蹲下来与孩子平视交流)和 “恐惧缓解四步法”(告知、示范、鼓励、奖励);

  • 医院资源对接:与北京儿童医院、儿研所等合作,优先预约 “儿童友好诊室”(配备卡通壁画、身高体重测量贴),并熟知急诊绿色通道使用条件(如高热 39℃以上可直接就诊)。


通过 “情绪安抚有温度、安全守护无死角、流程规划高效率” 的服务模式,慈萌陪诊将儿童就诊平均耗时缩短 40%,家长焦虑值降低 60%,成为万千家庭信赖的 “就医小助手”。

结尾副本.jpg


上一条: 陪诊师如何帮助听力 / 视力障碍患者就医?
下一条:帮患者翻译外文检查报告,是否属于陪诊服务范围?

返回列表

您感兴趣的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