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2-10
1. 餐后即卧:脾胃运化的"交通堵塞"进食后气血集中于中焦脾胃进行消化,此时入睡会导致:气血逆流:阳气受抑,脾失健运,易生痰湿食积停滞:未消化食物堆积化热,形成胃火经络瘀阻:足阳明胃经气血不畅,引…
查看更多 >02-07
(一)肝胆湿热证——胆囊疾病的隐形前兆中医视角:肝胆互为表里,肝郁化火或外感湿热之邪,易致胆腑气机不畅,胆汁疏泄失常而上泛于口。《伤寒论》载:"少阳之为病,口苦、咽干、目眩也",明确指出少阳经(…
查看更多 >02-05
第一宝:枸杞——明目养血双效王中医功效:枸杞味甘性平,归肝、肾经,具有滋补肝肾、益精明目之功。为平补肝肾之佳品,尤宜于肝肾阴虚、目昏不明之人。活性成分:枸杞多糖(LBP)能激活T淋巴细胞,提升NK细胞活性,增…
查看更多 >02-03
第一招:体质调理--固本培元三步法宣肺通窍法理论依据:肺开窍于鼻,肺气宣降正常则鼻窍通利晨起搓热大鱼际(肺经循行处),快速擦鼻翼两侧至发热饮用"辛夷花茶":辛夷花6g+苍耳子3g(布包)+薄荷3g,沸水冲…
查看更多 >01-31
(一)双向调节免疫:气虚者的"天然疫苗"中医视角: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载:"西洋参性凉而补,凡欲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者,皆可以此代之。"其独特之处在于"补气而不生热",通过补益肺脾…
查看更多 >01-29
01冬瓜《本草再新》载冬瓜“利湿去风,消肿止渴,解暑化热”。其性凉味甘淡,归肺、大小肠、膀胱经,具有三重功效:利水渗湿:通利水道,消除水肿清热解暑:清泻心胃之火,缓解烦渴生津除烦:改善暑热伤津导致的口干心…
查看更多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