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站

010-6790-9370

新闻资讯 - 知识科普

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 - 新闻资讯 - 知识科普

粥喝不对,身体受罪!提醒:3种粥千万要少喝,伤胃毁肝还致病

发布时间:2025-01-20 14:53:11      点击次数:2014

1. 过烫之粥:灼伤食道,暗耗肝阴


《灵枢·师传》载:"食饮者,热无灼灼"。


过烫饮食会直接灼伤咽喉、食道黏膜,形成中医所谓的"火热之毒"。


肝为刚脏,主疏泄喜条达,长期热毒侵袭会导致:


  • 肝阴暗耗:火热灼津,出现口干、眼干、皮肤干燥

  • 肝气郁结:热毒阻滞气机,引发胸胁胀满

  • 肝血瘀滞:黏膜损伤形成血瘀,诱发消化系统病变


现代医学佐证:


国际癌症研究机构(IARC)将65℃以上热饮列为2A类致癌物。


食管黏膜反复烫伤修复过程中,DNA突变风险增加3倍,这与中医"热毒致癌"理论不谋而合。


官网内容图片模板副本.jpg


2. 寒凉之粥:冰伏阳气,脾败肝伤


常见寒凉粥品:


  • 冰镇绿豆粥(性寒伤脾)

  • 菊花决明子粥(清肝过度)

  • 海鲜粥(多属寒凉)


致病机制:


《脾胃论》指出:"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"。寒凉粥品会导致:


  • 脾阳受损:出现腹胀、腹泻、神疲乏力

  • 肝木乘土:脾虚则肝气相对亢盛,表现为易怒、头痛

  • 寒湿内生:寒凉阻碍运化,形成痰湿困脾


特殊警示:


现代人过度依赖空调、冷饮,本就阳气不足,再饮寒凉粥无异于"雪上加霜"。


临床统计显示,长期饮用寒凉粥者,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比常人高42%。


官网内容图片模板副本.jpg


3. 高糖高脂粥:黏腻伤脾,酿生湿热


典型代表:


  • 甜味八宝粥(糖分超标)

  • 皮蛋瘦肉粥(高脂高盐)

  • 糯米芝麻粥(黏滞难化)


中医病理分析:


《难经》有言:"损其脾者,饮食不为肌肤"。这类粥品:


  • 困阻中焦:黏腻之性影响脾胃运化,出现纳呆、便溏

  • 酿生湿热:糖脂堆积化为湿热,表现为口苦、身重

  • 痰浊蔽窍:湿热上蒙清窍,引发头晕、记忆力下降


数据支撑:


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,68%有长期高糖饮食史。中医"肥甘厚味生痰湿"理论,在此得到现代医学的实证。


上一条: 容易饿的人,是消化快吗?医生劝告:赶快排查这4种病
下一条:大脑开始萎缩,会出现三个反应,你中招了没?

返回列表

您感兴趣的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