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招:体质调理--固本培元三步法
宣肺通窍法
理论依据:肺开窍于鼻,肺气宣降正常则鼻窍通利
晨起搓热大鱼际(肺经循行处),快速擦鼻翼两侧至发热
饮用"辛夷花茶":辛夷花6g+苍耳子3g(布包)+薄荷3g,沸水冲泡代茶饮
每日叩齿36次,鼓漱津液分三口咽下(刺激肾经濡养肺阴)
健脾祛湿法
理论依据:脾为生痰之源,脾虚则水湿停聚鼻窍
艾灸足三里(双侧)各15分钟,以局部潮红为度
食用"四神汤"加减:山药15g+芡实10g+莲子10g+茯苓10g,煮粥食用
避免生冷水果过量,建议水果蒸食或煮水饮用
温肾纳气法
理论依据:肾为气之根,肾虚则卫外不固
睡前温水泡脚至微微出汗,揉搓涌泉穴各100次
练习"吹"字诀:吸气时双手上托,呼气时发"吹"音,引气至肾俞
食用核桃仁3-5枚/日(黑芝麻炒香打粉更佳)
第二招:经络疏通--打开呼吸通道
鼻周三穴激活术
印堂穴:拇指指腹点按,顺时针、逆时针各36圈
迎香穴:食指关节轻叩,力度以局部酸胀为度
鼻通穴:双手中指对按,配合缓慢吸气
操作时机:晨起、睡前各1次,花粉季可增加至3次/日
膀胱经排毒法
理论依据:足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,外邪入侵必经之路
背部膀胱经走罐:重点部位肺俞、脾俞、肾俞
拍打委中穴:每日200下,促进膀胱经气血运行
睡前练习"还阳卧":仰卧,两腿分开,脚掌相对,双手放于小腹
任督二脉调和功
理论依据:任脉为阴脉之海,督脉为阳脉之海,二脉通调则阴阳平衡
晨起叩齿36次,搅海生津后分三次咽下
双手搓热熨目、捂耳、摩面各9次
练习"小周天"呼吸法:吸气时意守丹田,呼气时引气至鼻窍
第三招:外治法--构建防护屏障
中药熏蒸疗法
配方原理:辛温解表+芳香通窍+利湿排毒
基础方:苍耳子10g+辛夷花10g+白芷10g+薄荷6g
湿重者加:藿香10g+佩兰10g
热重者加:金银花10g+连翘10g
使用方法:
药材装入纱布袋,沸水浸泡10分钟
距离20cm熏蒸鼻部,每次15分钟,每日2次
药液可重复使用2次,3日一换
药枕助眠法
理论依据:夜间阳气入阴,药气通过呼吸直达病所
基础方:蚕沙500g+菊花200g+薄荷100g
阳虚体质加:艾绒50g+肉桂粉30g
湿热体质加:荞麦壳300g+绿茶100g
制作方法:
药材暴晒4小时,装入30×50cm布袋
高度以8-10cm为宜,每3月更换内芯
穴位敷贴技术
理论依据:冬病夏治,借天时调整人体阴阳
推荐穴位:大椎、肺俞、脾俞、肾俞、足三里
三伏天期间,每周敷贴1次,每次4-6小时
选用白芥子、细辛、甘遂等份研末,姜汁调敷
皮肤发红起泡属正常反应,注意防水感染
上一条:
经常吃“西洋参”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呢?
下一条:红枣加“三宝”,每天泡水喝,睡眠好了,白发少了,脸色也红润了 |
返回列表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