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陪诊行业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服务标准,但已逐步建立团体规范和地方监管机制。例如,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发布的《陪诊从业人员服务规范》明确了陪诊师的资质要求和服务流程,平安健康险联合发布的《陪诊服务规范》则对服务质量、人员培训等进行了细化。2025 年 5 月,中福协推出的《老年陪诊服务规范》进一步规范了老年群体的陪诊流程,涵盖预约、就诊陪伴、诊后跟进等环节。这些团体标准虽不具备强制力,但为行业提供了参考框架。
投诉渠道方面,消费者可通过 12315、12345 平台及医疗机构投诉部门反馈问题。部分平台如美团、淘宝设有内部投诉机制,用户可通过订单页面提交诉求。对于隐私泄露、服务质量不达标等问题,还可向当地卫生健康部门或公安机关举报。
作为行业代表,慈萌陪诊通过与医疗机构合作制定标准化服务流程,例如在挂号、陪诊、取药等环节建立统一操作规范,并引入 “一医一患一诊室” 模式保障隐私。其内部设有客服团队处理投诉,用户可通过官方平台提交反馈,平台会在 24 小时内响应并协调解决。此外,慈萌陪诊的陪诊师需通过专业培训和考核,确保服务符合行业团体标准。
上一条:
陪诊师需要购买职业责任险吗?
下一条:陪诊师记录的患者信息(如病历)如何合规保存? |
返回列表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