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站

010-6790-9370

新闻资讯 - 知识科普

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 - 新闻资讯 - 知识科普

比熬夜更伤肝的事,你可能每天都在做

发布时间:2025-01-10 14:15:02      点击次数:1152

1. 情绪内耗:怒火中烧的"肝毒"


《黄帝内经》有言:"怒伤肝,悲胜怒"。现代人长期处于高压状态,情绪管理失衡会直接导致肝气郁结。


中医讲"肝主疏泄",当情绪压抑时,肝气无法正常升发,就像河道淤塞,轻则出现胸闷、胁痛,重则引发气滞血瘀


科学视角:


研究表明,长期情绪压抑会导致皮质醇水平升高,促进脂肪在肝脏堆积,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风险。


这种"情志伤肝"的机制,与中医"肝郁气滞"理论不谋而合。


2. 饮食自毁:舌尖上的"肝灾"


  • 高脂饮食:中医称"肥甘厚味生痰湿",过量油脂会困阻脾胃,导致肝胆湿热。现代医学证实,饱和脂肪会直接损害肝细胞线粒体功能。


  • 过度节食:盲目节食导致肝糖原储备不足,迫使肝脏分解脂肪供能,反而加重代谢负担。这与中医"肝血虚则筋急"理论相通。


  • 嗜酒如命:酒精性肝病发展路径清晰:酒精性脂肪肝→肝炎→肝硬化。中医视酒为"湿热之毒",直伤肝体。

官网内容图片模板.jpg


3. 视觉疲劳:屏幕时代的"肝血透支"


"肝开窍于目",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会导致:


  • 肝血暗耗:中医认为"久视伤血",目得血而能视,过度用眼直接消耗肝血。

  • 经络瘀阻:足厥阴肝经循行至目系,久坐低头导致肝经气血运行不畅。


4. 久坐成疾:不动声色的"肝郁加速器"


《黄帝内经》指出"久坐伤肉",而"脾主肌肉",脾虚则肝木乘土,形成恶性循环。


现代研究证实,久坐导致下肢静脉回流障碍,影响肝脏解毒功能。


官网内容图片模板副本.jpg


5. 药物滥用:是治病还是"伤肝"?


  • 中药误区:盲目服用何首乌、雷公藤等可能引发药物性肝炎

  • 西药隐患:对乙酰氨基酚、他汀类药物等需严格遵医嘱,避免自行加量。



上一条: 常吃春笋有哪些好处?
下一条:幽门螺杆菌最怕这三种好习惯,长期坚持,肠胃健康,远离胃病!

返回列表

您感兴趣的新闻